塑料原料生產及再加工行業的發展無疑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重要推手之一。每年數以千萬噸的高分子材料除了直接進入各行業滿足加工業的需求外,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原料需進行共混改性,制備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新材料。而正是這一重要領域有力推動了塑料更深入地進入更廣泛、需求更高的應用領域。為此,作為生產新功能材料的重要裝備——同向雙螺桿擠出機成為共混改性行業不可替代的首選設備。
雖然共混改性行業使用同向雙螺桿擠出機不是唯一選擇,如往復式單螺桿、連續混煉機適用于一些特定場合,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場份額是同向雙螺桿擠出機組。
中國上世紀八十年代,同向雙螺桿擠出機基本依賴于進口。1990年,原化工部化工機械研究院研究員級高工劉光知先生研制出中國首臺SHL-60同向雙螺桿擠出機組,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從而開啟了國產同向雙螺桿擠出機先河。歷經二十多年的不斷改進和完善,目前,中國共混改性行業所需裝備,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為國產設備,并以百分之十到十五的份額進入國際市場。近幾年,同向雙螺桿擠出機的年銷售額為10-12億元人民幣,市場年需求量約2500臺套。
中國國產同向雙螺桿擠出機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代:1993 - 1999年科亞公司在大力推廣SHL-60雙螺桿擠出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又相繼開發了SHL-34、SHL-72、SHL-95以及SHL-135四種機型,形成了“SHL”的系列產品,成為中國同向雙螺桿擠出機組產品系列化的第一代產品(螺桿轉速300rpm)。
第二代:2000年,科亞公司又推出了TE-35、TE-50、TE-65、TE-75、TE-95、TE-135五種規格的“TE”系列的第二代產品, 主要技術進步包括: 主機轉速由300rpm提高到600rpm,單機產能相應提高三分之二以上,并在傳動方式、自控精度、主機功能元件的設計、制造等方面均有重大改進,成為至今仍為中國市場的主營產品,科亞的技術進步帶領國內眾多企業跨入相對成熟的制造業群體,從而奠定了中國裝備進入國際市場的基礎。
第三代:2010年,科亞人二次創業,成立了南京科亞化工成套裝備有限公司,在對十年前研發的“TE”系列雙螺桿擠出機組做重大改進的同時,向市場推出了第三代產品:HK-26、HK-36、HK-53、HK-63、HK-73、HK96、HK-125、HK-135,“HK”系列產品標志著中國同向雙螺桿擠出機組達到了新的高度。標準系列機型的螺桿轉速達900rmp(最高可達1200rpm),單機產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帶動中國同行業再次邁向新高度。截止2015年,新公司五年實現銷售1280臺,首次達到人均產值100萬元/人•年的新業績,再次成為中國同行業的龍頭企業。